公众号

新时代安全文化与公共安全体系内在关系刍议

2022-05-24

文 / 卢冀峰

【摘要】新时代安全形势的深刻变化,对培育安全文化和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实中两者关系密切, 均服务于我国安全治理的具体实践。如何充分认识两者的内在关系,促进两者有效互动,开创安全治理的新局面,本文对 此作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安全文化 ;公共安全 ;应急管理

安全文化不能囿于研究本身,关键 是将其应用于安全治理实践,在具体实践 中培育新时代安全文化,并推动其与时俱 进。公共安全体系是维护公共安全的重 要屏障,健全公共安全体系是加强和创 新社会治理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现实 意义重大。培育安全文化与健全公共安 全体系紧密相关。如何进一步认识安全 文化与公共安全体系的内在关系,促进 两者有效互动,开创安全治理的新局面, 笔者有以下三点思考 :

一、公共安全体系的健全需要 新视野、新思维、新举措 伴随着安全形势的发展变化,我国公共安全体系的构成要素在不断增加,全方 位、立体化的网状特征逐步显现。2015 年,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会议上,针对健全公共安全体系着 重强调 :“要努力为人民安居乐业、社会 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编织全方位、立 体化的公共安全网。”这一理念标志着党 和国家对公共安全体系构成要素的认识, 从点与线的结合开始逐步拓展到点、线、 面、体的多维统一。从上述变化,我们可 以感受到,公共安全体系具有鲜明的开源 性和动态性,公共安全体系的健全完善需 要多重构成要素的共同参与。特别是进入 新时代以来,安全问题愈加成为我们必须 面对的重大而突出的课题,这对公共安全 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迫切需要新视野、新思维、新举措。

二、安全文化能够弥补公共安 全体系存在的缺憾 文化的作用不言而喻。随着安全形势 的深刻变化,党和国家越来越把安全文化摆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当今我们所提及的 安全文化更加着眼于全社会范围内安全共 识的凝聚、安全意识的培养和安全知识技 能的普及,体现着“大安全文化”的思想 理念,蕴含着丰富的新时代内涵。鉴于此, 应将安全文化明确置于“健全公共安全体 系”这一整体考量中,将其与安全生产、 食品药品安全、社会安全、应急管理、防 灾减灾救灾等五大构成要素并列并重,明 确为“新时代安全文化”这一独立的子系 统。一方面,这是从文化维度上对公共安 全体系的健全完善,能够推动公共安全体 系现有五个子系统与文化的协同联动,有 利于改变单一的管理思维,增补和强化安 全治理的文化思维,推动执政者、管理者 在面对风险时,善于从文化的角度看问题、 想办法、做决策 ;另一方面,这也能使安 全文化培育更具目标性和针对性,有利于 改变长期以来安全文化相对超脱,“实感” 不强、“虚感”明显的尴尬境地,使其作 用得以充分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