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

2022-05-24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COVID-19)为新发急性呼 吸道传染病,目前已成为全球性重大的公共卫生事件。通过积 极防控和救治,我国境内疫情基本得到控制,仅在个别地区出 现局部暴发和少数境外输入病例。由于全球疫情仍在蔓延,且 有可能较长时期存在,新冠肺炎在我国传播和扩散的风险也将 持续存在。为进一步加强对该病的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和 早治疗,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在总结我国新冠肺炎诊疗 经验和参考世界卫生组织及其他国家诊疗指南基础上,我们对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进行修订,形成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

一、病原学特点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属于β属的冠状病毒,有包膜, 颗粒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 60~140nm。具有 5 个必需基因,分 别针对核蛋白(N)、病毒包膜(E)、基质蛋白(M)和刺突蛋白 (S)4 种结构蛋白及 RNA 依赖性的 RNA 聚合酶(RdRp)。核蛋白 (N)包裹 RNA 基因组构成核衣壳,外面围绕着病毒包膜(E), 病毒包膜包埋有基质蛋白(M)和刺突蛋白(S)等蛋白。刺突 蛋白通过结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2(ACE-2)进入细胞。体外分 离培养时,新型冠状病毒 96 个小时左右即可在人呼吸道上皮细 应急安全胞内发现,而在 Vero E6 和 Huh-7 细胞系中分离培养约需 4~6 天。

   冠状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 30 分钟、乙醚、75%乙 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 氯己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

二、流行病学特点

(一)传染源。 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 在潜伏期即有传染性,发病后 5 天内传染性较强。

(二)传播途径。 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接触病 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造成感染。 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 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 由于在粪便、尿液中可分离到新型冠状病毒,应注意其对 环境污染造成接触传播或气溶胶传播。

(三)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或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后可获得 一定的免疫力,但持续时间尚不明确。

三、病理改变

以下为主要器官病理学改变和新型冠状病毒检测结果(不 包括基础疾病病变)。

(一)肺脏。

    肺脏呈不同程度的实变。实变区主要呈现弥漫性肺泡损伤 应急安全网cnpso.cn 3 和渗出性肺泡炎。不同区域肺病变复杂多样,新旧交错。 肺泡腔内见浆液、纤维蛋白性渗出物及透明膜形成;渗出细胞主要为单核和巨噬细胞,可见多核巨细胞。II 型肺泡上皮 细胞增生,部分细胞脱落。II 型肺泡上皮细胞和巨噬细胞内偶 见包涵体。肺泡隔可见充血、水肿,单核和淋巴细胞浸润。少 数肺泡过度充气、肺泡隔断裂或囊腔形成。肺内各级支气管黏 膜部分上皮脱落,腔内可见渗出物和黏液。小支气管和细支气 管易见黏液栓形成。可见肺血管炎、血栓形成(混合血栓、透 明血栓)和血栓栓塞。肺组织易见灶性出血,可见出血性梗死、 细菌和(或)真菌感染。病程较长的病例,可见肺泡腔渗出物 机化(肉质变)和肺间质纤维化。 电镜下支气管黏膜上皮和 II 型肺泡上皮细胞胞质内可见冠 状病毒颗粒。免疫组化染色显示部分支气管黏膜上皮、肺泡上 皮细胞和巨噬细胞呈新型冠状病毒抗原免疫染色和核酸检测阳 性。

(二)脾脏、肺门淋巴结和骨髓。

    脾脏缩小。白髓萎缩,淋巴细胞数量减少、部分细胞坏死; 红髓充血、灶性出血,脾脏内巨噬细胞增生并可见吞噬现象; 可见脾脏贫血性梗死。淋巴结淋巴细胞数量较少,可见坏死。 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脾脏和淋巴结内 CD4+ T 和 CD8+T 细胞均减少。 淋巴结组织可呈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巨噬细胞新型冠 状病毒抗原免疫染色阳性。骨髓造血细胞或增生或数量减少,粒 红比例增高;偶见噬血现象。

(三)心脏和血管。

   部分心肌细胞可见变性、坏死,间质充血、水肿,可见少 数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或)中性粒细胞浸润。偶见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全身主要部位小血管可见内皮细胞脱落、内膜或全层炎症; 可见血管内混合血栓形成、血栓栓塞及相应部位的梗死。主要 脏器微血管可见透明血栓形成。

(四)肝脏和胆囊。

     肝细胞变性、灶性坏死伴中性粒细胞浸润;肝血窦充血, 汇管区见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细胞浸润,微血栓形成。胆囊高 度充盈。肝脏和胆囊可见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五)肾脏。

     肾小球毛细血管充血,偶见节段性纤维素样坏死;球囊腔 内见蛋白性渗出物。近端小管上皮变性,部分坏死、脱落,远 端小管易见管型。肾间质充血,可见微血栓形成。肾组织偶见 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六)其他器官。 脑组织充血、水肿,部分神经元变性、缺血性改变和脱失, 偶见噬节现象;可见血管周围间隙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 肾上腺见灶性坏死。食管、胃和肠黏膜上皮不同程度变性、坏 死、脱落,固有层和黏膜下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浸润。肾上腺 可见皮质细胞变性,灶性出血和坏死。睾丸见不同程度的生精细胞数量减少,Sertoli 细胞和 Leydig 细胞变性。 鼻咽和胃肠黏膜及睾丸和唾液腺等器官可检测到新型冠状病毒。